2016年5月12日 星期四

中區跨縣市生活課程交流工作坊

105年度國教院生活輔導群中區跨縣市生活課程交流工作坊」
會議名稱:中區跨縣市生活課程交流工作坊
會議時間: 105   56 日  10時至下午350
會議地點:臺中市豐原區豐田國小
主 持 人:黃世忠校長、張仙怡主任
出席人員:詳見簽到表
活動流程:
10:00-12:100專題講座:生活課程中的閱讀理解研習教室
13:00-14:30 圓桌論壇1.各縣市有效教學方案設計分享與深度對談
                     2中央輔導群與各縣市輔導員經驗交流
14:30-15:30綜合座談
會議紀錄:
壹、專題講座:「生活課程中的閱讀理解研習教室」
閱讀是一件很有趣的是事,以前我們覺得孩子要先識字才可閱讀,事實上今日我們發現它是可以同時進行,目前我們正在進行單張閱讀草案,做教材與教學模式的研發,它是一種跨領域的閱讀。讓閱讀一節課也能進行得很有趣。
首先要澄清的是閱讀不是用來測驗或是回答幾個問題或是寫寫學習單,然後給孩子一個分數。現在很多閱讀太注重分數,今天我們要透過閱讀教學,讓孩子從閱讀中去發現取代傳統的學習。透過表達,操作去看到孩子的發現。過程中老師不教、不問、不訂正,老師只要做好觀察者的角色。






早期的教學模式發展是知識--技能--情意,但今天我要介紹是閱讀最重視是情意部分,所以先發展情意再技能最後累積知識。
以童詩我是線為例,它的教學策略1.減少教師提問2.增加表現、理解的動作,老師的任務是觀察3.鼓勵自由創作與聯想。它的教學模式;是先聽老師念,再聽一次時,拿著線跟著文章的動作做,在閱讀過程中,懂了不一定要說出來,所以在過程中老師要觀察孩子動作表現,進一步也可以老師一邊讀,孩子一邊圈出單字或語詞,其中文意方方的可以讓孩子用線做出來。再從探索具體的線到抽象的線,最後不用人家讀給我聽,我也可以有所得。事實上閱讀過程中孩子透過聽、透過看,透過創作與聯想(文中的風箏,老師可以在紙上打個洞,跟著朗讀做遊戲,自己設計自己的遊戲,再告訴老師怎麼玩),只要孩子慢慢建立自信與好奇,日後他就願意自己去閱讀。
其次老師還舉繪本蠟筆大罷工,世界名畫等學習單,要孩子去發現兩幅畫的不同,透過提取訊息、整理、發現重點,最後反思自己的經驗。

今天課程老師強調生活課程的閱讀理解,重視孩子獨立學習、自發性的學習、互動學習,過程中要用發現什麼取代學到什麼。最後提醒老師不是每樣東西學過就要考,否則孩子只會去記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