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8日 星期六

103學年度中區小型策略聯盟工作坊

『老師,您什麼時候還要再來?』這句話道出了教學者教學的魔力,知道這場的示範教學是非常成功的!
透過淑慎主任嫻熟的教學技巧,將學習共同體的精神帶入生活課程中,即使是簡短的40分鐘,孩子的學習脈絡是可以很寬廣的,認知的建構除了經由老師說課的方式,更藉由同儕的探索及討論獲得更多的學習,透過別人的眼睛增加自己的視野,逐步架構自己的認知經驗及知識。
學習共同體的架構是先導入,讓孩子進入問題的核心,教學者的腳色就是做串聯的動作,聽聽孩子的發表或是協助孩子們倆倆互相分享,做串聯。
展開的階段,利用不同的磁鐵及形狀讓孩子去玩玩磁鐵,先不給孩子固定的功課,讓孩子做磁鐵和磁鐵之間相互的碰觸或是和環境之間的探索,讓孩子將探索和發現書寫在便利貼上面,顧慮到希望孩子能完成各自的學習,先不讓他們在海報上完成,在動筆完成之後,再發給全組一張空白的海報貼上去,讓小組之間的成員能分享彼此發現不一樣的觀察。
延伸跳躍,第一組的孩子到第二組,第二組到第三組,讓孩子輪流去看看不同組別孩子的發現,組與組間的共同學習,新的發現,時間允許可以跑兩次,分享的過程中也限制孩子們分享的時間,訓練孩子把握時間去分享自己的發現及探索,讓孩子說說看,那些是別組孩子新的發現,和自己不同的觀察,兼顧不敢上台發表的孩子,自由發表,至少把握孩子在小組之間的時間是能彼此互相分享。
總結,讓孩子回顧這節課他學習到的東西:他發現什麼?學到了什麼?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並藉由發言金句的長條圖,提示孩子們發言的重點、協助他們發表。
活課程著重鋪陳的學習歷程,兒童的能力有礙於觀課的40分鐘,雖然探索、發表時間不足,但也看到孩子各種不同的學習樣態。即便是能力較弱的孩子在沒有辦法自己獨立發現,在探索及體驗的過程中,透過同儕的互動及發表,讓孩子除了從老師的學習步調產生學習的現象外,同儕也扮演著鷹架的任務,聽到同學不同的聲音,觸發學習產生學習遷移。
感謝淑慎主任無私地分享自己的教學,透過提問、教學活動的深化,讓孩子找到自己的任務,除此之外,也讚嘆原班級的級任老師班級經營的成功,在不同的教學者教學下也能有良好的班級秩序及互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