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3日 星期五

翻轉教育思維之1~~~讓教室風景不一樣了

專題講座~不一樣的教育   
■日期~104. 3/10  
■地點~台中市立中港高中
■主講~呂冠緯老師(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講師簡介~年僅二十六歲的呂冠緯,就是這樣一個奇葩:台大醫學系畢業又考上醫師執照,一出社會卻沒穿上白袍,而是在網路上教高中理科。他不是正式教師,卻製作逾千支線上教學影片,是影響眾多學生和老師的網路「藏鏡教師」。很少有老師能像呂冠緯一樣同時教四、五科。但他跳下去做的目的,不是炫耀自己教得有多好,而是想「拋磚引玉」,提供實用的數位工具和方法,讓老師們一看就覺得:「這有什麼難,我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精彩內容分享~
    英特爾(INTEL)全球教育總監Brian Gonzalez說:「翻轉課堂是指教育者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識傳授的過程放在教室外,讓大家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識;而把知識內化的過程放在教室內,以便同學之間、同學和老師之間有更多的溝通和交流。」因此,在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學會批判思考的現在,翻轉課堂亦是可做為一種新的思維與嘗試。教學設計是「翻轉教室」的一個重要課題;面對面的課堂時間空出之後,所設計安排的教學活動應能充分運用互動溝通的機會,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加深的學習成效以及發展高階的知識應用及思考能力。
※認識翻轉課堂/教室 (Flipped classroom,或者『顛倒教室』)

 1.就是把課堂整個翻過來,但不是實際翻轉教室,而是翻轉「課堂的運作模式」。傳統的上課模式大多是「教師在課堂中教授課程內容,學生回家再做作業或討論」,翻轉課堂卻是「學生先回家看教師預先錄製成影片的課程內容,而後再到課堂上做討論或做作業」。翻轉課堂的概念起源於200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洛磯山林地公園高中 (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的化學老師:Jon Bergmann Aaron Sams,他們為了解決同學缺課的情形,開始使用螢幕擷取軟體錄製PowerPoint簡報與講解旁白。他們把錄製好的影片上傳到YouTube網站,讓學生自學。在這種模式顯現成效之後,兩位老師更改以學生先在家看影片講解,再設計課堂互動時間來完成作業,或為實驗過程中遭遇困難的學生解惑的方式進行課程教學,同樣也獲得良好的反應,此模式也被定名為「翻轉課堂 (Flipped classroom)」。
    2.翻轉課堂最佳的推手就是「Khan學院 (Khan Academy)」的創辦人Salman Khan。當時人在美國讀書及工作的Khan為了解決親戚小孩的數學問題,將解題過程及教學內容錄下來放到YouTube,讓他們能不受時空影響進行學習,他之後的教學錄影更擴大教學的內容與學科,演變成今日的「Khan學院」。
※「翻轉教室」提供了甚麼思維?
(1) 增加師生互動與個別接觸與差別化輔導的機會。
(2) 透過協同學習學生可以為學習者與輔助教學的角色。
(3) 在教室裏,教師不是講台上的唯一的人,而是學生的引導者。
(4) 結合了直接講授與建構式學習。
(5) 學生若因生病或課外活動缺席時,學習進度將不致落後。
(6) 可永久地保存課程內容以供檢閱或修正。
(7) 課程上全體學生皆投入於學習活動。
(8) 全體學生皆可獲得適性化教育
※如何實施翻轉課堂?實施的方式如下:
   1.
教師每週在家製作357分鐘的影片。
   2.
學生在家裡觀看教師的影片,如果家裡沒有網路,則在學校觀看。
   3.
教室的時間則用來互動,做實驗,或透過活動更深入瞭解學習內容。
※注意事項
   1.運用一些技巧來確認學生是否認真地觀看影片,例如:請學生作摘要、準備 1~2 問題提問、      或先回答相關問題等;其目的在於先了解學生可能的困難在哪裡,以便在課堂上有效地進行解惑或加強。
   2.再來,學生雖已先觀看影片,仍應於課堂上作重點複習,以加深印象。對於較為困難或容易誤解的概念,可設計一些問題或課堂作業,透過小組方式進行討論及操作;讓學生透過與同儕的互動更深入思考,了解問題所在並練習運用所學;而老師即可從旁適時提供協助,或者針對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更多的指導。。
   3.使用這個教學方式還是要評估其適切性:所教授的課程及內容是否適合使用這個方式? 全部的或部份內容? 例如:課程較少事實原理陳述的學科或許就比較不適合。
 4.課堂講述的部分已轉換為影片,讓學生當作作業在家觀看;雖然影片內容會較課堂講述更為濃縮,仍需設計對大多數人而言的適當份量。但也同時應考慮學習能力較佳的學生,提供額外的補充資源。
 5.為避免有學生回家不看影片內容,上課時無法參與討論,什麼也學不到,教師需特別注意在教室外的帶領,以及在課堂中給予的作業類型。例如:要求學生看完課程內容後,寫下自己的心得,或是要有線上討論的內容。上課時也用隨意抽點的方式請同學回答,或是利用緊扣課程內容的議題讓同學做討論,使同學必須要讀過內容才能針對議題發表意見,這樣不只讓教師知道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能慢慢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在這過程中,同學們也會發現,如果不先看影片,課堂表現將會不佳,以現實面來說,甚至可能影響自己的成績,自然就願意花時間做這件事。
 6.鼓勵主動參與,而非被動接受

導入探究式學習手法它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個可以促進學生思考的策略性教學方法再結合影片平台,透過課堂中建立以學生講解分析為主體的上台發表或練習演示的學習歷程檔案錄製(有別於過去都是錄製教師的上課內容的模式),分享個人看法與不同見解。我們相信,把學習的發球權還給孩子,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探究原因,自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僅可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更是點燃學習動機不可或缺的沃土。我們期盼一個從只有老師單向傳授知識的教室,逐步轉變到「以學生為本」,鼓勵學生積極討論想問題的課堂風景。
(參考資料來源:自國立臺灣大學教學發展中心電子報 田美雲
              輔仁大學 教師發展與教學資源中心電子報
              教師發展與教學資源中心 廖怡慧 教學新思維-翻轉課堂
              親子天下54  104.2  呂冠緯執行長專訪

              商業週刊14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