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8日 星期四

1060511--低年級兒童探索與體驗的藝術教學


跟著水花一起玩
為主題
談運用遊戲方式進行生活課程的探索與體驗
                                           講師: CICA藝術基地 林家安老師

*感覺透過五官探索與體驗 
     課程一開始老師要大家談談透過五官對的感覺是什麼。接著以繪本帶入」的物理特性;毛細現象、附著力、表面張力…………
             《水的遊戲 》   天下雜誌出版
             《水的秘密》    信誼出版
  自來水的旅行》上人出版
*接下來老師分享自己的教學案例,談到他帶著學生穿著雨衣、雨鞋去體驗雨水打在身上,並觀察水落在地面,物體上不同的變化,最後透過五官的感受紀錄或畫下雨的完整教學歷程。另外老師還提到如何在室內鋪塑膠布讓學生玩水,冰塊滑梯等活動讓孩子透過一個一個遊戲去感受水。
      在案例分享後,家安老師帶領老師們來做體驗課程
一、渲染畫
準備材料;廚房餐巾紙、彩色筆、水彩筆、水,報紙墊在下面
1.      將餐巾紙對摺若干次
2.      用彩色筆在上面塗上自己喜歡的圖案
3.      水彩筆沾清水在圖案上來回畫過
4.      顏色就在餐巾紙上暈開產生美麗的變化


二、土耳其畫
準備材料:宣紙、水彩虹、黃、藍,綠、水彩筆、水桶裝清水
1.      將水彩筆沾顏料點在水中,讓顏料在中暈開,並觀察水中的變化
2.      再用不同顏料重覆前一個步驟數次
3.      拿宣紙平放水的表面
4.      顏色滲入馬上拿起來





2017年5月11日 星期四

1060511--第七次團務會議(主題:社群共備網.織造好生活)

時間:106年5月11日
內容:年度發表會內容與文稿討論
生活課程年度發表會於106年6月3日臺北大學召開
106年度臺中市國教輔導團的發表主題:社群共備網.織造好生活

   臺中市教育局在102學年度開始,鼓勵教師開放教室進行公開課,生活課程學習輔導小組也因應各校需求,到校服務進行公開課示範教學,並引導學校教師共同備課、觀課以及專業回饋,逐年增加輔導員公開課的場次,直至105學年度生活課程輔導員的公開課比例達百分百。
    輔導員公開課是教師精進教學的關鍵策略之一,我們以點的方式,激起教師教學熱情的波瀾後,該如何讓教師把激情轉化成持久的動能,願意與輔導團之間有更多的互動,成為夥伴關係,形成有效的支持系統,並進一步自成共備社群,運作於自己所在的校園,這是我們的目標。

    105年度開始,我們同時進行不同形式的共備服務,也將公開課作為共備課程的重要實踐,希望除了共備研討的課程,透過輔導員公開課,讓教師夥伴更清楚的看見,課堂上如何操作教學策略,教師專業回饋中探究分享更多細節,以支持教師教學及專業成長。
    105年度至106年度臺中市生活課程輔導團進行多樣的共備模式列舉如下:
    一、106年度輔導員共備模式--點狀的輔導員公開課
    二、夥伴協作學校共備模式
    三、學校共備社群經營與公開課觀議
    四、揪團共備Line群組
    臺中市生活課程學習輔導小組在這一年多,一直努力在學校社群中進行共備,除了單一學校社群,也包含跨校社群。不論是哪一種形式的共備,教師需求是我們一直關注的,希望輔導員的服務到位,契合教師不同的需要。
    社群,最大的困難就是持續,當輔導員不再進入學校協助,或輔導員不再是社群的召集人,這個社群就很難繼續,另一個經營的變因,社群的成員會因為職務異動,而影響社群的繼續經營。從教師回饋中,我們了解教師都是想要繼續參與社群課程,精進教學能力,但是需要有意願帶領的原校召集人,如何讓社群繼續發展下去,成為校園裡教師夥伴相互支持的平台,我們輔導員會朝這個方向繼續努力。

2017年5月3日 星期三

106年度國教輔導團生活課程學習輔導小組客製化到校服務-自由國小

106年度國教輔導團生活課程學習輔導小組客製化到校服務 10653

臺中市和平區自由國小/烏石分校    分享者:豐田國小 陳美卉

壹、生活課程是什麼樣的課程?生活課程是超越學科的主題統整課程,以「生活」為核心,一方面銜接幼兒園的統整學習,另一方面也為第二學習階段的領域學習做好準備。

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

主題:風--風與方向乒乓球遊戲

教學分享者:豐田國小 陳美卉老師
主題:好玩的風--乒乓球遊戲
從探索自然風後了解風與物體的關係,接下來讓學生製造風來控制物體運動方向,利用乒乓球體驗風遊戲。迷宮製作參考網站http://www.mazestoprint.com/


主題:磁鐵--模仿磁鐵隔板相吸的律動遊戲

教學者:豐田國小 張瀞方老師
小提醒:選擇慢的音樂較容易操作
說明:兩人模仿磁鐵隔板相吸的原理,一人移動手的位置,另一人跟上,有默契的移動才算成功。

2017年4月20日 星期四

1060413--團務會議研討

時間:106年4月13日
內容:觀議課模式討論與案例
106年度輔導員公開課將依據臺中市教師問卷調查—教師感到最困難的生活課程主題進行課程研發
1049月至10512月統計
主題
 (1)自然現象(光、風、雨、影子、泡泡..
(2)成長
(3)動物
(4)植物
(5)校園探索
(6)社區
(7)玩具
(8)人際(家庭、同樂會)
(9)季節
(10)節慶
音樂
有效問卷
總計
112
52
147
89
37
165
34
135
43
23
5
842




團務研討紀錄:
一、本年度工作坊共備主題以  動物、社區、家庭 為輔導員主要研討共備方向。
二、106年度輔導員全市公開課也以動物(螞蟻)主題進行一節課的教學
提供當螞蟻同在一起(一節課教學案例)--內埔國小 張星磊老師的教學案例文本連結,以分享教學資源
三、教師的專業回饋主軸:分組學習探討。



2017年4月19日 星期三

1060413--輔導員全市公開課

主題:當螞蟻同在一起
教學演示:張星磊老師
107.4.13 內埔國小
             
                         “希望透過輔導員公開課,提供教師有教學策略。
說課由曾任央團輔導員瓊慧主任帶領大家進行備議課,接著輔導員張星磊老師,以主題名稱: 當我們同在一起中的單元名稱:我是螞蟻----當螞蟻同在一起為教學範例。
首先星磊老師引導孩子唱完歌曲將全班圍成一個大圈子並坐下。
提問一問學生看過一群螞蟻走路嗎,當音樂響起請一位學生表演音樂1
提問二假如一隻螞蟻先找到食物,他要怎麼告訴其他同伴食物在哪裡,請一位學生表演音樂1
提問三)螞蟻遇到攻擊怎麼保護卵請學生表演(音樂2
提問四)蟻后在做甚麼怎麼表演?(音樂3







接著星磊老師希望學生能運用肢體表現螞蟻的行為與合作的特性,所以將學生分成四組,進行討論並分工合作。

1060412--中區策略聯盟研討會




主題:境好。生活
                     講師:現任央團輔導員姚盈仲主任
                              立屏東師範視覺教育研究所
               一開始講師從環境、建築、人…..談起,透過一張張的攝影圖片,帶領大家進入教育的新視野。
              主題中,老師特別引用義大利瑞吉歐教育,深信每一個孩子都充滿潛力、才華和能力擔任自我成長過程的主角,關鍵在於成人有沒有給於機會他們發揮,令他們得到最佳發展。
吉歐瑞教育法的核心內容除了教師、親師合作之外,環境是第三位教師。
瑞吉歐教師非常重施教育及保育的空間設計,一個祥和的環境鼓勵探索、發夢、互助和建立關係。
           過程中還舉了很多國內外的相關圖片佐證,其中讓牆面起來,真正的綠建築,令人印象深刻。接著以現今校園地圖,談到在校園,可以麼做?」
         最後以高雄左營新上國小再創納斯卡線---如何運用在五樓空中花園的活動空間,作為案例並一步驟一步驟解說。
           第二節課,盈仲老師要現場所有的老師到豐榮國小找三種主題,  建築  自然物  ” 任選其一進行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