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8日 星期二

主題:認識新同學--遊戲與律動教學影片

教學者:豐田國小張瀞方老師
第一部:介紹自己(分組節奏練習)
第二部:介紹自己記住同學(分組節奏練習)
第三部:介紹我愛的食物

2017年3月23日 星期四

生活課程---客製化到校服務 106.3.15 豐田國小

生活課程---客製化到校服務
講師:張瀞方老師
時間:106.3.15  
地點:豐田國小

生活課程是統整性的課程,是以兒童為學習主體的課程。瀞方老師以自己多年教學實例和現場老師分享,透過教學影片的解說和現場實作,展開了一場豐富又精采的研習課。
生活課程小兵立大功---六節課的重要
       1.      生活課程以主題統整教學為模式
       2.      在生活中探索與學習,重視直接經驗
       3.      以兒童為學習主體,不以學科知識系統切割經驗
       4.      注重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歷程與能力
 5.      多面向意義的拓展
 6.     多元素材的表現
                                       
                                             音樂遊戲---認識新同學

    
  
                                                                                         音樂遊戲---音階遊戲

     

觀教學方法---肢體律動



                                   視覺符號、圖卡與色塊


        從107課綱看生活課程

2017年3月20日 星期一

生活課程(山區、海區)領域召集人會議第一階段12 年國教素養主題教學分享—實踐與回饋

生活課程(山區、海區)領域召集人會議第一階段12 年國教素養主題教學分享—實踐與回饋(豐田國小場次)

臺中市生活課程山區海區召集人種子教師工作坊
一.時間:106年3月13日
二.地點:豐田國小
三.主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宣講
四.主講人: 龍井區龍海國小 曾瓊慧主任
五內容大綱:
   1.「核心素養」做為
        課程發展之主軸。「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適
         應現在生活及棉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
        「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關注學
         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

2017年3月17日 星期五

1060317--生活課程分區研討會-中區-南投光復國小

生活課程「分區研討會」
時間:1060317
地點:南投縣光復國小
參與縣市:新竹縣、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
主要議題:一、教學演示暨課室觀察之說課、觀課與議課
二、中央團業務報告
三、團桌論壇:
()、各縣市觀議課發展現狀
()12年國教所遇到疑惑或建議
()、團務運作困難及待加強的部份

主題:光與影教學

教學者: 大鵬國小 張芬玲老師
光與影主題教學脈絡

2017年2月23日 星期四

105學年度第2學期有效教學工作坊-12年國教新舊課綱差易釐清


生活課程核心素養與學習重點呼應說明

一.時間:106年2月23日二.地點:清水國小三.主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生活課程新舊課綱差易釐清
四.主講人:新社國小 張仙怡主任


1060223--台中市生活課程學習輔導小組團務會議


時間:106年02月23日09:00~12:00
地點:清水國小
主席:黃美玲校長
列席:督學室主任黃朝芳、陳翠娟榮譽顧問督學


2017年1月12日 星期四

低年級生活課程中學習共同體的應用

低年級生活課程中學習共同體的應用
豐田國小陳美卉
前言
    低年級6-8歲的兒童,該如何進行合作學習? 低年級課堂是否也適合「學共」精神呢? 孩子能有效的分享與表達嗎? 我就以生活課程主題教學中,一堂磁鐵探索課為例,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引導孩子學習。
    生活課程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正好與學習共同體的精神不謀而合,這一堂課會以學生為主體,減少自己的講述,用提問來引導學習,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用自己的方式記錄,分享自己的發現,與夥伴合作完成任務,最後表達所學所知。

教學前準備
一、同質分組:低年級學童以兩人一組,採同質分組,即相同學習能力的孩子,或特質相似者排在一起學習,讓每個學生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學習,以達學習效果。
二、座位安排:兩人一小組,四人一大組。成ㄇ型排列,優點是,孩子間可以互相看見發表人的表情,教師與每一組的距離近了,容易看見每位學生的狀況,中間的場地調大,還能作為遊戲表演的空間。
課堂中教師原則
一、人人都有機會說與聽:教師注意有無落單或無法分享的組別,給予引導協助。
二、觀察與即時記錄:探索觀察後,提醒立即寫或畫,記錄下發現。無法紀錄者,請其操作或口說。
三、不直接給答案:了解學童的學習狀況,不衝動直接給答案,給予孩子再次探索思考的機會並從中引導,學會等待。

一堂課「磁鐵的秘密」教學流程與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