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

生活課程教學和多元評量徵選-泡泡嘉年華_佳作

生活課程教學和多元評量徵選-泡泡嘉年華_佳作

一、主題名稱:泡泡嘉年華詳案連結
二、作者:龍井區龍峰國小
林祈彤、房新、柯欣儀
三、設計理念
  
希望藉由教學活動引導孩子發現生活中隨手可見的泡泡,原來隱藏了許多秘密。打開敏銳的雙眼,動動腦,利用生活中有許多隨手可得的資源,自己就能動手吹泡泡玩遊戲,既環保又有成就感。進而邀請同學共樂,體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並從遊戲與實作過程中探索體驗。以學生為主體,透過分組合作的過程,學習協調溝通,解決問題。 
四、教學脈絡
       
 伍、評量方式(舉例)-------詳案請點選網址

陸、教學省思

  教師教學省思:
   本教學活動的兩大核心目標為:學習分工合作及實作與解決問題。依據此兩大目標而發展出本單元的教學活動,以下為本單元教學活動的省思與檢討:
一、泡泡特搜隊
  1.透過觀察生活繽紛多彩的泡泡和泡泡魔幻秀,引起兒童探索的慾                  望。
  2.透過觀察泡泡活動,讓兒童從好奇、想玩的活動中,發現泡泡的特              性。
二、如法「泡」製
  1.讓全班兒童分組並選出組長,但每次到了分組活動選組長時,就會發現各種組長的產生有自願、有票選、有猜拳,大約一半的小朋友會想要爭取領導權。老師會一再提醒小朋友,小組合作看的是整組的表現和成果,不論是組長或組員都同樣重要,唯有分工合作才能讓小組的任務達成並表現到最好。
   2.本堂課開始進入實作,各組陸續遇到不同的問題:組員不滿組長強勢的作風吵要換組長,原料要加多少,由誰來加…等問題。考驗才正要開始,通常我給小朋友的答案是"那你覺得現在該怎麼做才好?""用不同的方法、材料試試看!"真的不行老師就會給點意見,並提醒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3從動手製作泡泡水的活動中,培養動手做、分工合作、探討、發現的科學精神。
  4希望讓孩子了解以自己的能力,身邊的資源也可以做出好玩的泡泡水。
三、泡泡大玩家
    1.泡泡水調製好了,大家分組進行闖關,利用自己收集的器具,用各組泡泡調製的泡泡水來吹泡泡。
  2.經由吹泡泡的遊戲,探索各種吹泡泡的工具的特性、注意事項、及泡泡水的濃度與吹出的泡泡之間的關係。
    3.藉由吹出大泡泡或很多泡泡的活動中,從動手及實驗的過程,來思考調製泡泡水的技巧與吹泡泡的技巧。
    4.發表時,老師和同學都可以提供意見,希望在以後調製泡泡水時修正。
  5.小朋友在吹泡泡這件事樂此不疲,會利用下課時間繼續吹,並運用各種器具來吹泡泡,像拿墊板捲起來、廚房用具(漏斗、有洞的勺子、包裝水果的泡棉……),是我當初沒想到的。
四、美得冒泡
  1.終於到了可以各自創作的時間,大家迫不及待的想一展身手。有些孩子吹泡泡時吹不起來,老師引導泡泡水是否調配得宜,是否水加太多?是否吹的時候太大力?或者是使用的器具有問題?當孩子一一學習克服問題時,也就成長了。
  2.同學們最愛吹出不同的大小泡泡,進行配色卻是較弱的一環,有些孩子一開始沒有計劃好要做成什麼作品,就急著吹泡泡,所以當需要開始畫圖時,就不知道自己該畫什麼,此時老師必須再給予些個別引導,別讓孩子有太大的挫折感。
  3.結束後同學都說還想再畫一次,老師說:自己在家裡也可以跟家人一起創作,並可以跟家人分享這次的活動,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在日常生活中,若還有其他的點子和想法,可以隨時提出來跟同學和老師分享。
五、泡來泡去
  1.在所有活動後,讓小朋友思考剩餘泡泡水該如何處理、引導資源再利用、不浪費的習慣。
  2.小朋友認為泡泡水的再利用方法之一,是可以拿來清潔,所以老師帶領小朋友進行愛校服務,打掃公共空間,除資源再利用之外,也可以體會服務的精神,一舉兩得。
   3.但有些並不適合使用剩餘泡泡水,如:澆花、洗米……等,可再引導小朋友去做分辨。

結語:
  生活中常見的泡泡,也可從中發現許多有趣的知識,本單元活動是希望能提供機會與情境讓孩童學習合作,體驗實作與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老師只是一個引導者與協助者。學生和老師都是從做中學,一個階段接著一個階段,老師也不知道學生們會調製出怎樣的泡泡水?會利用哪些工具來吹出泡泡?會遇到什麼困難?能利用泡泡水創作出怎樣的作品?或是能讓剩下的泡泡水再發揮其剩餘價值?一切都是未知數,只能見招拆招了。
  時間不夠是這次活動主要的問題,常因實作上遇到狀況而延誤進度,所以除了課堂上的時間,孩子們必須用下課及零碎時間來補落後的進度。所以若是時間許可,可以增加一到二節課,同時也能讓更多人有發表的機會。
  看到一些孩子們認真的投入,連下課時間也都一直在吹泡泡,可見泡泡對孩子有著不可抗拒的吸引魔力,當小朋友有特別發現,會興奮得給我看,說:「老師你看,我這樣吹出來的泡泡好大喔!」,不禁令人莞爾一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